剧情介绍
1984年,台北区国立高中联合招考结束,周儒林、陈敬等一批同学落榜。入不了国立高中,意味着失去进大学的机会。在望子成龙,光耀门庭,升学成为人生唯一价值标准的舆论压力下,周儒林和陈敬两人低头走路,轻声交谈,竟然没有勇气走完不到三百公尺的南阳街。最后,决定报名参加 “超仁补习班”。他们理成平顶头,穿上奇怪的制服,每天七时前到校。 补习班为了迎合学生父母的心理,在 “为了你好”的口实下,对学生们进行粗暴的管理。年轻的导师,以军队值星官的口吻教训学生,要他们记取联考失败的耻辱,在下一次联考时考取第一志愿。学习中,按军事化要求学生,打手板、罚站等体罚成了常事。周儒林和陈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痛苦的日子。一天,陈敬告诉周儒林,他实在受不住这种压力了,决定随父母移居美国。自此,周儒林失去了好友,过着更加孤独凄苦的日子。
影片有着七十年代末期学生问题电影的诸多特点,编剧吴念真很明显是受到了当年吴祥辉拒绝联考的英雄事迹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大讨论的影响,开展的自身创作。影片有着浓厚的商业色彩,题材也在跟风前作以及迎合此时台湾电影所兴起的少年题材风潮,但剧本与剧情都尚算细腻,技术火候也算是上乘。除了获得了几项金马奖提名之外,影片于1985年获第二十二届金马奖最佳改编音乐奖 (张弘毅)。
影片有着七十年代末期学生问题电影的诸多特点,编剧吴念真很明显是受到了当年吴祥辉拒绝联考的英雄事迹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大讨论的影响,开展的自身创作。影片有着浓厚的商业色彩,题材也在跟风前作以及迎合此时台湾电影所兴起的少年题材风潮,但剧本与剧情都尚算细腻,技术火候也算是上乘。除了获得了几项金马奖提名之外,影片于1985年获第二十二届金马奖最佳改编音乐奖 (张弘毅)。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半醉先生
台湾的训教和内地的宠爱不是一回事。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
膏膏
从中二病国四生的视角来讽刺教育制度,可悲的不是他们知道自己身在体制之中,而是不知道如何走出体制。革命对他们来说是超越了年纪的沉重。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