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戰敲響二十世紀的第一記警鐘,從國際佈局、人文精神到文藝和電影,都深受震撼和啟發。阿貝爾岡斯透過三個人的愛情和友誼,反抗戰爭的風暴,並呈現面對國家和戰爭的思想矛盾,叩問人性和文藝的價值。悲壯的結局,飽含失落與不斷戰勝失落的願望,正是影片不衰的意義。岡斯終生熱衷於敘事和影像實驗,風格今天看來依然前衛先鋒。本片與其後的《拿破崙》(1927)同為岡斯的鉅構,技法多樣而熱情,拓展了電影的藝術語言。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typacm
终于看到默片时代可与《党同伐异》相提并论的片子,技术上与其一样出色,不过少了些开创性,影像上更加文本化,并且尝试了超现实的叙事手法。尤其片子的第三段极其震撼,而且导演冈斯在只有30岁就拍出了这么一部作品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5日
少年高
本片艺术成就和技术高度自不必说,故此才享誉影史。阿贝尔·冈斯喜欢孔子,而我认为他对战争的控诉亦仅在于(除士兵外)享有和平的人"没有尽到他们的本分",尤其暗含了对女性的谴责(伊迪丝),而女性受到战争的侮辱被一笔带过。所以IMDB上女性对该片的平均分仅4.9,远低于男性7.4和豆瓣8.7。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
左胸上的吸盘
勉强两分。背景一战,乡村诗人爱上莽汉老婆,两男行伍中和解,因老婆遭德国兵强奸出孩子,搞出一堆狗血故事,最后诗人变疯人,召唤兵勇魂灵升级控诉。166分片长丧心病狂,配色五色滤镜看着也闷,几个拼贴反讽镜头等当时先锋,现在则太文本。技术上最好的是片尾粉色镜的群尸返魂,来自剧院的演员们不错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