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影片描写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阿格涅什卡,雄心勃勃,立志拍一部以50年代劳动模范砖瓦工人布尔库特为主角的传记性记录片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为了弄清楚主人公是如何成为劳动模范,后来被控告判罪,而最终又恢复名誉的曲折传奇的一生,阿格涅什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资料的搜集,还访问了当时历史发生时的一些关键人物。最后她找到布尔科特的儿子,得知这位曾经被称为大理石人的英雄已经死了。就连公墓的墓碑上都没有留下布尔库特的名字。“在格但斯克造船厂工人骚动期间,布尔库特丧了命。人们再也找不到他的任何痕迹。从此,大理石人就成了一个幽灵。”
影片的题材颇为大胆,收场对主人公命运的说明曾遭剪刀伺候。旨在通过一个国家宣传机器制造模范工人的神话,揭露了压制自由的体制对人性的摧残和对纯真百姓的欺骗,用纪录片的风格展现了一个冷酷的现实,让人联想到70年代的状况。本片导致瓦依达多年被禁止拍...
影片的题材颇为大胆,收场对主人公命运的说明曾遭剪刀伺候。旨在通过一个国家宣传机器制造模范工人的神话,揭露了压制自由的体制对人性的摧残和对纯真百姓的欺骗,用纪录片的风格展现了一个冷酷的现实,让人联想到70年代的状况。本片导致瓦依达多年被禁止拍...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路上有雨
叙事嵌套,有关纪录片的生产与实践,制造典型(这一部分其实看十七年更鲜明,从这一点看东方社会主义共享了部分符号与话语),在影像之间还原形象,在破碎之中拼贴完整。原来剧本里女导演只是穿针引线的工具者,但最后呈现出来却成为比大理石人更加相主人公的“英雄人物”,尤其是最后的低角度镜头。最喜欢的是老摄影师说需要固定摄影机才能拍摄时,阿格涅什卡拿过摄影机用她的彩色手持长镜头展现雕塑,身体时而前倾时而后仰,决定果决,标志着和最开始依靠蒙太奇剪辑的黑白影像以及依靠定点镜头的老一辈影人的不同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2日
深蓝子
一切近似疯狂的正能量和正确的三观,背后都是不想让你看到的不择手段,抛弃人性的选择。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2日
福克纳的骚动
4.5 又是公民凯恩的结构。红色往事嵌套在电影人故事里,激进缓和了,过去和现在的关联变明显了。基斯洛夫斯基和他真的有一样的感觉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