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

刘天华

年份:2000

地区:中国大陆

上映:

评分:6.8 分

播放:18 次

更新:2018年10月14日

导演:郑洞天

编剧:

主演:陈军|颜丹晨|谢尔盖·阿什玛林

分类:剧情|传记

刘天华,江阴人,自小酷爱音乐。1914年其失业,又逢丧父,贫病交加,每日以拉二胡来抒发内心的忧愤。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一封聘书,改变了刘天华一生的命运。
  1922年,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任教的刘天华,结识了俄国小提琴教授古诺夫。刘天华一方面从古诺夫那里学习西方成熟的小提琴技艺和教学方法,汲取有益的艺术养分。另一方面挖掘民乐的精华,收集民间失传的优秀旋律,改进二胡的制造规格和传统的记谱方法。正当刘天华为开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之门努力奋斗时,“五四”运动被军阀政府残酷地镇压下去。“五四”弘扬的新文化事业包括新音乐事业都受到了摧残和打击。天华再一次失业,古诺夫也离开了北京。
  北大的同僚们钦佩刘天华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人品,替他谋到了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音乐讲师的职位。这年,他的妻子携幼子来到北平,分别多年的一家人才得以团聚。
  刘天华艰苦的生活道路使他思考了许多音乐之外的东西,他为振兴中国民族音乐挣扎奋斗着,创作出了《月祝》、((空山鸟语》、((良宵》、《光明行》等脍炙人口的中国经典音乐作品。慕名而来的学子越来越多,创作和教学的双重劳累,啃蚀了刘天华的身体。
  1930年在北京饭店举行了近代中国最具价值的一场民族音乐会。刘天华拖着疲惫的病体,将国民族音乐的精华献给了在场的全体中外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音乐会结尾,当奏完壮丽而又坚定的二胡曲《光明行》时,全场掌声雷动。
  1932年6月,刘天华在北京桥听写民族锣鼓经期间,不幸染上了猩红热,于6月8日病逝,终年只有37岁。
登录后参与评论
陆支羽

中影史:影片围绕《月夜》、《空山鸟语》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二胡作品的酝酿和诞生,从这位民乐大师的一生抽取了三个阶段,分别通过妻子、外国音乐同仁、女学生的画外音来描述了刘天华的三种不同的情感阶段,展现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北大音乐传习所的精神风采和一代民乐巨匠艺术人生的苦涩酸甜。

回复 举报
安静的熊

为了你我还写了一篇陈天华的论文。。。还差点交了上去。。。汗

回复 举报
彌張

这类电影不要再拍了,演电影的拉不了二胡,拉二胡的演不了电影

回复 举报

也许您会喜欢

  • 电影
  • 电视剧
  • 综艺
  • 动漫
  •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