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60年,以色列宣布抓捕到前纳粹德国高官、素有“死刑执行者”之称的阿道夫·艾希曼,并于1961年在耶路撒冷进行审判。已在美国居住多年的著名犹太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巴巴拉·苏科瓦 Barbara Sukowa 饰)受《纽约人》邀请为此次审判撰稿。当汉娜·阿伦特前往耶路撒冷观看审判后,却在艾希曼的阐述、民意和自己的哲学思考之间发现了分歧。当阿伦特将艾希曼当年的行为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她的文章不出所料地引发了社会上的恶评和抨击,一些汉娜·阿伦特的老友甚至和她绝交反目。这个当年海德格尔门下最得意的女学生在急风骤雨中想全身而退,却发现一切都已经不像自己预计的那样简单。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影观
恶即为恶,无关思考。没有执行者何以完成大屠杀,真的善者又怎会成为纳粹的执行者。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0日
月色琉璃
印象最深的是那句我们要去理解,但理解不意味着宽恕。这部片子重新唤起了我做人文的初衷。很棒的片子。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0日
Scorpio|千寻
平庸的恶。思考能让人有力量。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汉娜激昂的哲学对抗道德审判的一段生活。汉娜最后的演讲令人印象深刻。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