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随着雨季汛期的来临,防汛救灾工作形势严峻,为了回顾新中国防汛工作成就,从6月22日起,《国家记忆》将推出五集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展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淮河的艰辛历程。
1950年夏季,淮河流域持续大雨,洪水泛滥,百姓受难。在抗美援朝已经打响,国内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仍毅然决定治理淮河,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成立治淮委员会统筹全国之力,掀起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水患的高潮。在国际封锁和劳动生产工具原始的恶劣条件下,青年学子、优秀专家、人民军队和百万民工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夜以继日,持续奋战,涌现出无数劳动模范和感人事迹,先后建成佛子岭水库、苏北灌溉总渠、三河闸、入海水道等大型水利设施,逐步实现了淮河流域人民淮水安澜的长久梦想。
该系列节目采访了中国数十位水利专家和当年参与治理淮河的亲历者,搜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生动讴歌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治淮精神”。
1950年夏季,淮河流域持续大雨,洪水泛滥,百姓受难。在抗美援朝已经打响,国内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仍毅然决定治理淮河,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成立治淮委员会统筹全国之力,掀起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水患的高潮。在国际封锁和劳动生产工具原始的恶劣条件下,青年学子、优秀专家、人民军队和百万民工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夜以继日,持续奋战,涌现出无数劳动模范和感人事迹,先后建成佛子岭水库、苏北灌溉总渠、三河闸、入海水道等大型水利设施,逐步实现了淮河流域人民淮水安澜的长久梦想。
该系列节目采访了中国数十位水利专家和当年参与治理淮河的亲历者,搜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生动讴歌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治淮精神”。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