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Xiaohe, an iconic figure of chinese folk and avant-garde music in the 2000s, performed solo concerts around the world in an improvised way which blends folk, surrealistic and mystical elements. these distinctive shows brought unprecedented feelings and gave an unforgettable memory to the audience. unexpectedly, in that night, we didn’t know yet it would be xiaohe’s last improvised solo concert. it took three years to realize that the chrysalis had been transfiguring.this artist would soon march on another spiritual realm…
小河是于本世纪初崛起的中国当代民谣及先锋乐标志人物,曾四处独立巡演 善即兴创作并融合民谣、超现实和神秘特质,他别具一格的实验性唱作久久萦绕耳畔,录制该片时我们并不知晓这是他以此风格演奏的最后一晚,三年光阴荏苒而逝,恍觉小河的音乐正褪去蚕茧,无需多时,这位羽翼愈发丰满的音乐人便会乘风启航 渐入另一番精神之境。
导演Danni Goyan对影片的介绍:
滨?律步
意向之表述 于2018年2?在北京海淀
by danni goyan
为什么做这个纪录片?
原因讲起来更显珍贵,因为当初的缘由已经不存在了——小河的那种即兴演出。我做这部纪录片没有受到任何压?。没有得到任何资助。这部电影之所以实现纯属我强大意愿的机缘巧合。
我?常自豪地谈他——我眼中的一位重要的,在那个年代能够做到??乐最贴切地去表达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的艺术家。他叫小河,来?河北一个普通?人家庭。这个是一部关于正充满创造活力的?乐人的纪录片,我觉得也是讲述这种类型的中国艺术家的唯?一部。
小河的舞台,北京的音乐圈
我想说的是,对于我来说,?河代表了某段时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的北京独立舞台。那个2000年代的北京音乐圈,要我来说是可以拿60年代的纽约舞台来媲美的。
在民谣、噪?、先锋、传统、DJ、电音、舞蹈甚至其它?门派的艺术家间?止境的跨类型的交流,这种交流在这座特?城市及其社会的巨?转型中?乎自发地、甚?由内而外地萌出。
这部纪录片的诞生
2012年,我想制作?部关于?些?乐人的纪录片,因为我已经察觉到这种萌出的现象正在消退。因此我请了两位录像师来拍下小河的这场演出,想?其中的一些镜头来作为纪录片的素材。那时我还没想过只讲述?河。
只是在三年以后的2015年,因为?场小河在学校酒吧的演出,我才理解了某些东西:他永远不会再表演我2012年录下那种音乐了,那种完全即兴的独奏演出。因此2015年的1?份 起,我决定投入制作这部纪录?以缅怀那个年代的?乐现场。具体日子我记得很清楚因为那 恰巧是我??的出?日期。
在声?音录制上,我们当时完全不知道?河会演什么,实际上他使?用了?乎超出可听限度的超高音和亚低音(导致一部分录音设备遭到损坏)。
剪辑?作之初我的逻辑很常规,就是演出的?段和采访的内容因果呼应。但剪了?个?后我就全部暂停了下来,因为比起我要讲述的非同寻常的表演这种方式实在是太主流化了。于是为了跳出常规重新审视?己的初衷,我?足停了6个月。最终我选择了按照我的直觉继续剪 辑,原因是我感觉到这是讲述那段时期小河工作的最合适的方式。最终只留下了演出的几个镜头。
逐渐我意识到这个过程可以看似?位书法家的工作。于是我把??比作书法家,使?用录像?的小河形象作我的?文落笔,小河的?乐仿佛一位古琴演奏者的即兴让我随之洋洋洒洒地书写。另外一个重要的艺术感受是:我试着靠艺术家越近越好,仔细观察着舞台上艺术创作的每一个独特时刻。
纪录?的语言
这个故事没有主要?言语表述方式讲述:先?乐,然后艺术家说些什么什么;又是?音乐,然后艺术家又说了些什么什么。我尽量精简,自行删减了很多内容,毕竟我有将近两个?时的小河专访。?如当我们看到小河对着?克风呐喊时,?需多说其义自现。在用言语讲述故事与用演出片段讲述之间是有连续性的。
现场,现场和现场
这部影?仅为?们在放映厅里观看,从而达到能够感受到原现场演出?氛的目的而完成的。
附导演原文:
BAL(L)ADE LE LONG DE LA RIVIèRE
Note d'intention
Enregistrée en février 2018 à Haidian, Pékin
Pourquoi ce film?
小河是于本世纪初崛起的中国当代民谣及先锋乐标志人物,曾四处独立巡演 善即兴创作并融合民谣、超现实和神秘特质,他别具一格的实验性唱作久久萦绕耳畔,录制该片时我们并不知晓这是他以此风格演奏的最后一晚,三年光阴荏苒而逝,恍觉小河的音乐正褪去蚕茧,无需多时,这位羽翼愈发丰满的音乐人便会乘风启航 渐入另一番精神之境。
导演Danni Goyan对影片的介绍:
滨?律步
意向之表述 于2018年2?在北京海淀
by danni goyan
为什么做这个纪录片?
原因讲起来更显珍贵,因为当初的缘由已经不存在了——小河的那种即兴演出。我做这部纪录片没有受到任何压?。没有得到任何资助。这部电影之所以实现纯属我强大意愿的机缘巧合。
我?常自豪地谈他——我眼中的一位重要的,在那个年代能够做到??乐最贴切地去表达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的艺术家。他叫小河,来?河北一个普通?人家庭。这个是一部关于正充满创造活力的?乐人的纪录片,我觉得也是讲述这种类型的中国艺术家的唯?一部。
小河的舞台,北京的音乐圈
我想说的是,对于我来说,?河代表了某段时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的北京独立舞台。那个2000年代的北京音乐圈,要我来说是可以拿60年代的纽约舞台来媲美的。
在民谣、噪?、先锋、传统、DJ、电音、舞蹈甚至其它?门派的艺术家间?止境的跨类型的交流,这种交流在这座特?城市及其社会的巨?转型中?乎自发地、甚?由内而外地萌出。
这部纪录片的诞生
2012年,我想制作?部关于?些?乐人的纪录片,因为我已经察觉到这种萌出的现象正在消退。因此我请了两位录像师来拍下小河的这场演出,想?其中的一些镜头来作为纪录片的素材。那时我还没想过只讲述?河。
只是在三年以后的2015年,因为?场小河在学校酒吧的演出,我才理解了某些东西:他永远不会再表演我2012年录下那种音乐了,那种完全即兴的独奏演出。因此2015年的1?份 起,我决定投入制作这部纪录?以缅怀那个年代的?乐现场。具体日子我记得很清楚因为那 恰巧是我??的出?日期。
在声?音录制上,我们当时完全不知道?河会演什么,实际上他使?用了?乎超出可听限度的超高音和亚低音(导致一部分录音设备遭到损坏)。
剪辑?作之初我的逻辑很常规,就是演出的?段和采访的内容因果呼应。但剪了?个?后我就全部暂停了下来,因为比起我要讲述的非同寻常的表演这种方式实在是太主流化了。于是为了跳出常规重新审视?己的初衷,我?足停了6个月。最终我选择了按照我的直觉继续剪 辑,原因是我感觉到这是讲述那段时期小河工作的最合适的方式。最终只留下了演出的几个镜头。
逐渐我意识到这个过程可以看似?位书法家的工作。于是我把??比作书法家,使?用录像?的小河形象作我的?文落笔,小河的?乐仿佛一位古琴演奏者的即兴让我随之洋洋洒洒地书写。另外一个重要的艺术感受是:我试着靠艺术家越近越好,仔细观察着舞台上艺术创作的每一个独特时刻。
纪录?的语言
这个故事没有主要?言语表述方式讲述:先?乐,然后艺术家说些什么什么;又是?音乐,然后艺术家又说了些什么什么。我尽量精简,自行删减了很多内容,毕竟我有将近两个?时的小河专访。?如当我们看到小河对着?克风呐喊时,?需多说其义自现。在用言语讲述故事与用演出片段讲述之间是有连续性的。
现场,现场和现场
这部影?仅为?们在放映厅里观看,从而达到能够感受到原现场演出?氛的目的而完成的。
附导演原文:
BAL(L)ADE LE LONG DE LA RIVIèRE
Note d'intention
Enregistrée en février 2018 à Haidian, Pékin
Pourquoi ce film?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Noir
20190707杭州单向。音乐挺棒。喜欢片子开场,只有字幕,没有人声旁白配着的城市街景。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
发条坦克
2019.7.7杭州单向。口技、乐器、loop的即兴DJ。大部分画面不重要,可以闭上眼。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
拾壹
总觉得「小河」这个名字有点熟悉,片子放映没多久脑袋里蹦出来一首歌「森林里的一棵树」可不就是小河的嘛!两种风格差异很大,片中的音乐不会欣赏,但能隐约感到这个人的真诚,见到本人后又加上温和二字,和片中的unique判若两人。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