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由婦援會出資,並邀請臺灣藝術大學助理教授吳秀菁,以長達3年時間,在2013年拍攝完成的第二部臺籍紀錄片《蘆葦之歌》,終於確定要在今年8月14號「國際慰安婦紀念日」正式於院線上映。
《蘆葦之歌》在2013年拍攝完成之後,已在臺灣各地舉辦瞭5場放映會,甚至遠赴美國紐約、日本東京、京都等城市,舉辦多場海外放映會,引起非常多的共鳴與迴響,並且在2014年先入圍臺灣國際女性影展,接著更獲得中國四川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最佳人文關懷獎」的肯定。
《蘆葦之歌》在2013年拍攝完成之後,已在臺灣各地舉辦瞭5場放映會,甚至遠赴美國紐約、日本東京、京都等城市,舉辦多場海外放映會,引起非常多的共鳴與迴響,並且在2014年先入圍臺灣國際女性影展,接著更獲得中國四川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最佳人文關懷獎」的肯定。
我要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missCandy
回复
举报
2020年11月25日
易思棠
《芦苇之歌》取自《圣经》——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熄。叙事技巧几乎为零,像社工自己摄录的电视台纪录片。与大陆的《三十二》《二十二》等同题材的纪录片不同,明显有着台式的柔软和抒情,更着重于在内心受到伤害后的疗伤,这过程漫长而持久,甚至持续一生,周围人的目光、生理心理的摧残、希望获得日本政府的道歉、甚至还有对年少时自己的责怪。唉。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
玻璃瓶
2017台湾国际‘慰安妇’人权展映影片。通过四个阿嬷的经历控诉这段难以启齿的历史。主持人介绍说影片中的阿嬷已经全部离世,她们始终没有等到日本人的道歉。看得让人感慨,难过。没有刻意煽情,着重展现阿嬷如何面对生活。非常好的纪录片题材但是不懂为什么全片基本以单机位为主。切入得不够深入。
回复
举报
2020年12月27日